超聲波探傷需要注意哪些事情
探傷前準備
(一)設備與環境的檢查
在使用超聲波探傷前,我們要查看探傷儀主機,確保屏幕顯示清晰,沒有壞點或模糊區域,按鍵操作靈敏,按下后能及時響應相應功能。同時,還要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,若電量不足,需及時更換電池或連接電源適配器,保證探傷過程中儀器不會因斷電而中斷檢測。
探傷的環境也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。在探傷現場,要避開強電磁干擾源,像電焊機工作時會產生強烈的電磁輻射,大型電機運轉時也會形成干擾磁場,這些都可能使探傷儀接收到錯誤的信號,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偏差。
(二)工件預處理
被檢測工件的表面狀況會直接影響探傷的精度。在探傷前,必須清除工件表面雜質。可以使用砂紙、鋼絲刷等工具去除氧化皮和銹蝕,對于焊接飛濺物,則可以采用打磨的方式去除。對于一些對表面光潔度要求較高的檢測,可能需要將工件表面打磨至▽6以上,以獲得更好的檢測效果。
(三)探頭與耦合劑的選擇
根據工件的材質、厚度及可能出現的缺陷類型來選擇合適的探頭,是保證檢測效果的關鍵。直探頭利用縱波進行檢測,適用于厚度較大的鍛件、板材內部缺陷的檢測。比如在大型機械制造中,對于大型鍛件的內部質量檢測,直探頭能夠有效地發現內部的氣孔、夾雜等缺陷。斜探頭主要用于檢測焊縫、管材的橫向缺陷,它發射的橫波能夠更好地檢測出這些部位的橫向裂紋、未熔合等缺陷。在管道焊接質量檢測中,斜探頭就能發揮其優勢,準確地檢測出焊縫中的橫向缺陷。雙晶探頭則針對近表面缺陷,如淺層裂紋、折疊等,它由兩個晶片組成,一個發射超聲波,一個接收反射波,能夠更敏銳地檢測到近表面的缺陷。
耦合劑的選擇也需根據工件材質來匹配。對于鋼鐵件,機油是常用的耦合劑,它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能,能夠有效地傳遞超聲波信號,價格也較為便宜。鋁合金件由于其材質的特殊性,通常選用甘油作為耦合劑,甘油不會對鋁合金表面產生腐蝕,且能保證良好的耦合效果。
(四)缺陷判斷
氣孔:氣孔是一種體積型缺陷,在探傷儀上表現為單個的低幅穩定回波。這是因為氣孔內部充滿氣體,與周圍母材的聲阻抗差異相對較小,所以反射的超聲波能量較弱,回波幅度較低。當探頭移動時,由于氣孔的尺寸相對較小,很快就會超出超聲波的檢測范圍,回波也就隨之消失。
裂紋:裂紋屬于平面狀缺陷,其回波特征較為明顯,通常表現為高幅多峰回波。這是因為裂紋的表面不平整,會對超聲波產生多次反射和散射,從而形成多個波峰。當探頭平移時,由于裂紋具有一定的長度,反射波會連續出現,并且波幅會隨著探頭位置的變化而變動,這是因為不同位置處裂紋與超聲波的夾角不同,反射強度也不同。
夾渣:夾渣是焊縫中混入的非金屬雜質,其回波呈現出鋸齒狀低幅的特點。主峰旁會有小峰出現,這是因為夾渣的形狀不規則,內部結構復雜,超聲波在其中傳播時會產生復雜的反射和折射。夾渣的反射率低,所以回波幅度整體較低。